早在十一月初對十八尖山文史很感興趣的我們就來參與了一場十八尖山的東峰行 |
前市長蔡仁堅相當有內涵~從淡水廳誌找出了十八尖山的相關紀載 |
剛放寒假~約著退休生物老師阿綵老師一塊來十八尖山探路了 |
我想要把十八尖山的地理內涵融入進去,於是乎我邀請了丞崴一塊來梅花亭討論等高現突如何運用在課程之中 |
這寒假除了準備水資源高峰會的教案我們還討論著探究的教案及十八尖山大手牽小手的課程 |
那時我正在忙畢業班的事和二戰活動,完全無暇去參與這樣的好課程~
今年,我和靜婷.景琳扛下了這樣的活動課程設計
主要有訓育組的服務學習計畫支應經費和組長瑞雲的協助
有著去年參與者的傳承和經驗分享,帶領這樣的活動雖然累
但是整體的規劃是照著我們希望的樣子慢慢刻畫出來
這樣的過程雖然辛苦 但是是我們喜歡的樣子
這個課程到底在做什麼呢?
簡單來說就是七年級學生將十八尖山的相關人事物介紹給小五學生認識和體驗
七年級學生又分成兩大群:一群是關主由菁輔學生(約24人)擔任,另一群是小隊輔,由三個班級的學生擔任(約75人),而這三個班級的導師正是我.靜婷和景琳
十八尖山就是我們的後花園怎能不認識
在新竹打拼了十年多,能夠在一個有後花園的學校教書,對於生物老師而言有滿滿的感激,有對這座山,更是有滿滿的感情,一個學校有那麼大的寶庫可以探索真的是我們幸福之處,也是工作了幾年對這塊土地越來越想認識這十八連峰的歷史地理人文及生物,除了我們在上植物界時,生物老師們有將學生帶到十八尖山山腳下認識四大類植物之外,其他生物課程就沒有作連結。但是這座山在清朝甚至到日治時期及到國民政府接管,每個時期和人們的關係都不一樣,越是了解越覺得很有意思。只是我們也有想過一個問題:學生會對這些文史地理有興趣嗎?
教師擔任的工作:引領學生學習該角色所具備的樣子
我們帶領了兩大群學生,關主和小隊輔的角色訓練方向截然不同
一.關主的訓練需要學習的是設計關卡內容和解說,我們邀請菁輔學生來擔任關主,也因為菁輔學生大約有二十來位,所以我們決定將關卡設定為12關,每關2人,我們從寒假就開始來十八尖山探路,慢慢地先規畫十二個關卡的地點,以及那關卡適合設計的內容,最後我們訂出五大方向:
1.十八尖山的植物
2.十八尖山的軍事歷史
3.十八尖山的歷史及石觀音由來
4. 十八尖山的巨觀生態
5.十八尖山周邊的地理環境認識
每類型關卡有2-3個適合解說地點。
寒假時我們這群老師作的事情就是探路,我們大約規畫了一下走路的時間,但那個時候要讓學生解說的內容我們也一邊在思考,我們在四月和五月作的事情就是帶學生認識關卡地點並加以解說後,我們就讓學生著手開始規劃設計符合關卡地點的內容設計。
很感謝光復中學洪敏勝老師分享的十八尖山地圖,讓我們的課程能依此進行地更順利~
光復中學也有一套十八尖山的課程,也期待兩校能有更多的交流和分享
二.小隊輔的訓練
教師的工作分配大抵是我和靜婷負責菁輔班的課程規劃,景琳負責規劃小隊輔的訓練方向和課程,小隊輔著重在和小隊員們建立關係,身為學長姐的他們,需要帶學弟妹走正確的路線,一路上陪伴和聊天,我們也訓練孩子能有些簡單的解說。
為了讓每一位小隊輔有事情可作,我們將每一組的小隊輔又分工了:解說員.觀察員.攝影師
1.解說員:解說十八尖山沿途的植物或歷史
2.觀察員:觀察記錄小隊員的對話和行為,並在活動結束後分享所見的畫面,我們期待小隊輔能觀察到正向積極的畫面,並分享出來
3.攝影師:沿途用相機或手機記錄活動的畫面,並製作成影片,讓參與者能有美好的畫面回憶
為了讓正式活動時有更好的呈現,我們在前置的訓練規劃中包含了帶孩子親自走一次路線,提供地圖讓小隊輔對方位更有感。
景琳正在和三個班的小隊輔們進行第一次的分享 |
有去年操作過小隊輔的學長姐們分享是最好的安定劑 |
請去年的大手牽小手的小隊輔來分享如何擔任一個稱職的小隊輔 |
班上的孩子在聽完分享後的心得 |
三.關主與小隊輔的預演
在活動前一周,我們請關主預講一次,並請小隊輔們親自聽一次關主解說,這次的預講,幫助關主又在進行一次修正,也讓關主們看到小屁孩們長成什麼模樣,有些小隊輔們的模樣真的讓人感到奧客上身,在這次預演後我們要關主和小隊輔們進行第一次的反思:
關主們:
聽眾的專注力不足,不配合時怎麼辦?
遊戲說明不夠清楚,需要如何調整?
蚊子很多時,該怎麼改善狀況?
這組是講解十八尖山的四大類植物~過關方式是要找到四大類植物 |
兩個女孩也在介紹十八尖山的植物落落大方台風很穩健 |
這組在介紹十八尖山的防空洞~設計的遊戲是模擬丟擲飛彈入紙箱中回答難中易的問題 |
這組關主正在介紹石觀音~很有意思的關卡是查戶口,甚至結合了日治時代的保甲制度 |
這組是介紹十八尖山周遭的地理位置~從梅花亭可以望見馬偕醫院.大煙囪.及南寮的海邊,甚至是環保局的焚化煙囪 |
從這張可以看見關主們用心設計的海報 |
這組也在講解石觀音的歷史~其他關主們正在聽他們第一次得講解 |
又是一次練習講解,關主們在實驗室中不斷地練習如何進行一個好的解說 |
小隊輔們:
請觀察員提出剛剛小隊在進行時有發生什麼狀況?你的感覺是什麼?
正向回饋?
未來活動真正進行時該如何修正?
接下來我們三位導師們又運用了無數的午休和放學時間幫關主們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和演練解說,終於正式的活動在六月登場了~
正式來一場十八尖山的解說吧~
六月一號~終於到了!真正遇到東園國小的老師和學生們,相信孩子們都感到無比的興奮,那天艷陽高照,小隊輔們帶著餅乾和糖果,關主們早早就上山去佈置彩排了,活動全程約兩個小時,真正在山上只有一個小時~但走這一趟,許多東園的孩子是第一次走呢!
景琳正在講解LNT的概念並請學長們示範LNT的手勢 |
景琳正在對全體人員講解上山該注意的事項 |
校長開場後便是景琳的講解包含流程 |
正式上場的關主們和小隊輔們各有不同的領悟,而老師們心裡的大石頭也終於放下了
東園的老師給我們的回饋有:
學生的訓練相當好,讓五年級的孩子有榜樣
大手牽小手的時間可以提前至春天或冬末,讓闖關的環境更適合。
東園的孩子們給我們的回饋是:
學長姐們很用心準備,可以感受的到
有些學長姐們會有髒話口頭禪,可以不要講是最好的
我們自己的關主孩子們的回饋如下:
辦完這一場活動後,真的好累好累~~從寒假就開始籌劃,這當中上山下山來來回回探路.確認闖關位置及安排路線不下30次,但有感來培英十多年了,身為生物老師,卻沒能在地好好經營這裡的課程真的說不過去,這一路的過程,很感謝瑞雲和宜家有了起頭,沒有這樣大膽的開始,我們今年哪作的下去,但要成就這樣的課程,真的要有多方的資源整合,倚靠著十八尖山,傍著汀埔圳,這些圍繞在培英國中那樣有歷史人文的地理環境,本就該是一個校本課程才對,但該放在什麼位置去好好施行?我想還需要更好的思考和運作!
先前提到的問題:學生會對這些文史地理有興趣嗎?
我們發現孩子不是沒興趣,當一個個地點有了情境和故事,地理位置就是找尋每天生活周遭再也熟悉不過的地標,地圖的設計是那樣的巧妙有趣時,學生當然會對這些感到趣味,並自主地找尋更多相關的知識。
訓練孩子真的是要投注很多很多時間,但看到每一個關主各自發揮的創意,將那一個關卡的來龍去脈摸得熟透,闖關的內容不停的修改修正,想要呈現到最好為止,而我們這群老師犧牲午休及放學的時間,為的是成就一個更棒更好更需要的課程,問我值不值得,我會毫不猶豫說"很值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