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4日

小組合作學習反思紀錄

從段考完我就開始施行小組合作學習,
在段考完的第一次上課,就請學生依照段考成績依序來選擇位置
選位置的過程中,其實也看到不少的問題,
1.男女比例無法真的分配均勻
2.某某某選了哪一組,造成其他組員不開心
這些我在下一次選組必須要克服!!
我想要讓一次六個人(成績排序是同一輪)同時上台,
依照分數高低選位置,
選位置的前提是,男生的旁邊是女生,女生的旁邊是男生,
若有無法剛好排到男女穿插的剩餘位置(通常會剩下2-3個位置),
那就直接是剩下來的人來選,若幾個人不想要這些位置,
則請下一輪六個人先選位置,他們挑剩下的,才是沒挑到位置的人挑
若當場猶豫不決,則到下一輪的最後再挑位置

今天是第二週施行小組合作學習的第一天,
上一週在施行時其實非常沮喪,就是不如我所想的那樣熱衷討論,
沮喪極了,週末的時候就不斷想說要怎樣促進小組討論,
在我看過幾篇彰師大的論文之後,
裡頭有談到一些小組合作的技巧,
於是我便想了一下,今天在帶學生討論就相對比較有方法

今天在討論之前,便告訴全班同學以下評分重點:

1.小組討論態度:
若該討論時,有認真討論就整組加分,
若組內有人玩耍、聊天我不會提醒,我會直接扣分,

2.發表時:
在各組發表想法意見時,
發表的同學必須講的清楚、大聲,若太小聲則不予加分
發表的同時,若有人不認真聽,則扣分

3.發表內容
小組討論出的內容若有自己清楚的主張,就會加分,
若是有些內容講不清楚,則無法加分。

4.支持或反駁(理由是。。。。。)
若其他組的想針對剛剛別組的說法提出支持或反駁,
前提時必須要專心聽,沒有針對所討論的來說,則不予加分
支持的話,可以針對剛剛他組所講的不足之處補充
反駁的話,請根據剛剛的說法提出說法予以反駁。
只要能完整回答就加分

5.各組人數不同,如何叫號
由於各組每個人都有編號,按成績高低來編號,
分別為1-5或1-6號,
若有些組別某一號沒來,則請前一號來替補
若叫到6號,則沒有6號的組別由5號來回答。

6.同時舉手
通常我會在問完問題之後,請各組討論幾分鐘(依題目難度給予不同時間)
接下來我再依照題目難度去叫號碼,
各組同一號的人才能舉手回答,
依照舉手的快慢,我會請他們回答,
若不同組的人同時舉手,那兩組都可以回答,
回答的完整就可以加分。

今天我就拿酵素活性實驗來給予小組討論
有些班級還沒做唾液活性實驗的,
我就請他們討論幾個大問題

1.A(煮沸唾液)B(手握試管+唾液)C(手握試管+水)為何要做這樣的處理
目的在比較什麼?
2.最初加的是澱粉液,為何最後是用本氏液來測試?
3.A、B兩根試管設置的目的是在比較什麼?
4.B、C兩根試管設置的目的是在比較什麼?

若是還沒做實驗的班級,我會請他們先預測三管的結果
並且說出理由為何?

我每一題都大約給了五分鐘來給各小組討論,
在討論時,我會不斷地到各組去聽他們說,
他們會問我怎樣怎樣對不對?我都不會給予正確或是錯誤的回應,
只是針對他們討論的不足之處,再給予方向請他們在深入討論,
若我在巡視的時候,看到各組有不認真討論,我就會直接給予扣分,
若討論的熱烈的組別,我會給予加分,
接下來,我就會抽一個號碼,請最快舉手的組別回答,
針對某一組回答的,其他組在給予支持或反駁,
其實這樣的作法,我想訓練他們表達的能力專注聽他人說話的能力,
一旦站起來發表的同學講太小聲,則無法加分,
若其他組別沒有專心聽也是扣分,
若講的有理的,我會直接給予加分,
此外,當天若有要收作業,若沒交的人我也會給予扣分,
整組都交的我就會加分。。。
今天的討論狀況比上星期好太多了!!!
各組也比較投入參與。。。
我覺得慢慢有感覺出來了!!!

2011年10月19日

酵素活性實驗的一些問題解決






10/7阿簡分享了一個酵素活性的微型實驗
星期一我自己就在家裡做這個實驗,
我是用藥局買的雙氧水,濃度沒有很高,但反應也不算太慢
大概整個實驗完成需要15分鐘左右,
我今天就帶了五個班去做這個實驗,
我也用點眼瓶來分裝酸中鹼溶液,
我給一組一份四瓶溶液(酸、中、鹼、雙氧水),還有紅蘿蔔塊,
還有三個空瓶子和三根吸管和一個紙杯
此外,我還給每個人一張學習單


孩子們在做這個實驗中發生了一些問題
1.紅蘿蔔切太大塊,導致最後在清理時,紅蘿蔔塊拿不出來
2.學生在加入酸液、鹼液、中性液體量不夠多,導致反應太慢
3.學生不會用吸管取水,或是吸管中的水滴總是擠在瓶頭,導致水滴根本不會移動
4.用簽字筆寫在點眼瓶上的字總是很容易被抹掉

最後是我自己的問題,因為酸液、鹼液需求量太大,若連堂上課,我來不及補充
所以今天一整天做完實驗結束後,我覺得我應該一組發三杯液體(用紙杯即可)
在紙杯上面用原子筆寫上酸、中、鹼就好了,量可以符合我連堂上課,
此外,字也不會被抹掉。。。
但我後來有改良雙氧水的濃度為35%,但水滴跑的速度還是沒有很快,
難道是我的酸液、鹼液酸鹼度都太弱嗎?
我是用小蘇打和檸檬酸來配的,都配到飽和,
氣體產生的速度還是沒有阿簡上回示範的快。。。
WHY?

2011年10月11日

顯微鏡實作評量





其實,顯微鏡的操作是最需要實作評量的,但我從來沒做過這樣的評量,
記得在去年所辦的工作坊討論顯微鏡課程教學時,
有一位老師分享他在考顯微鏡時,就直接讓學生實際操作,
我今年也想這麼做,
我是這麼做的。。。
我在學期初就講好這一次段考的平時成績總共有四大項:
一項是操作顯微鏡,
一項是平時小考平均(刪一次最差的,之後平均),
一項是平時態度(起跳85分,上課表現好就加分,遲到、沒帶課本、作業等就扣一分)
一項是實驗報告(這一段落是做麵包發霉報告)

我將段考前一天的課程安排成:每一個班都統一考總複習考卷,
大家都要寫考卷,輪到號碼的就上台考顯微鏡操作
我搬了五台顯微鏡來到班上,
每一次就是五位學生來前面操作顯微鏡,依序要輪八次左右,
每一輪考試都是四分鐘。
我提供的玻片是水蘊草的玻片(廠商給的塑膠玻片)
規定要調到的狀態是10倍物鏡下要清楚、夠亮,
我的評分方式是只要調到清楚的視野就是100分,
若是物鏡不對、不夠清晰、亮度不亮,我一項就是扣5分,
若完全沒調到任何東西,分數就是70分,

當場評量其實我發現許多問題:
1.學生不會放置玻片,所以怎麼調都調不到
2.學生一開始就用10倍找,所以找不到物體
3.學生調到40倍物鏡,而且調到很清楚,但還是被我扣了2分(因為沒有專心聽我講)
4.學生普遍都會調整反光鏡,但很少去動到光圈(但還是可以看的清楚)
5.學生以為玻片上的刮痕是要觀察的物體

我自己本身會想要改進的部分是,明年我想要用新鮮的水蘊草來直接做觀察
比起廠商供應的玻片,新鮮的水蘊草顏色較飽和,比較好觀察。
此外,有些孩子完全沒調到東西,因為時間不足,
我沒有時間給孩子補考,只有一個班我讓他們補考
補考的孩子分數最高我給九十,但通過率達80%
可見補考是很重要的,可以給孩子再一次的機會!!
時間若再充裕一些,孩子可以表現的更好!

2011年10月10日

10/7探究教學融入課程工作坊~酵素活性微型實驗

想不到,一次研習的內容可以這麼豐富。。。
豐富到我都來不及紀錄而且我在旁邊觀察阿簡,他真的好厲害喔,
可以一邊操作示範實驗,一邊很清晰的講出實驗的內容及內涵,大腦運作的速度之快。。。
但我突然想到在賣場中,會掛著耳麥的推銷員。。。
他們就是一邊講一邊很俐落的操作實驗,
阿簡也有這樣的功力耶,好強喔!!
不過賣場的推銷員講解的內容幾乎都差不多,
阿簡則是一邊思考一邊講解、示範實驗~
岔題了~~~

-------------------------------------------------------------------------
阿簡這回示範的是酵素活性實驗,由於過去他在講解這部分時,
沒有讓學生看到實例,所以教起來比較虛。。。。
因此,他今年將會帶孩子親自做一個微型實驗,
透過這個實驗,孩子可以清楚的看到酵素活性如何受酸鹼性的影響
要準備的材料有:一組一小片蘿蔔、酸性溶液、鹼性溶液、水(中性)
還需要準備每組三根吸管、三個塑膠點滴瓶
阿簡會先用攝影機拍下自己操作實驗的畫面,
接下來請各組做此微型實驗並觀察將蘿蔔切成三個小方丁,
放入點滴瓶中接著在每一個點滴瓶中約滴入五滴酸、鹼、中性溶液,
之後將塞頭壓回點滴瓶,將三根吸管各吸一滴水上來後,
輕拍吸管讓水上升一點後將吸管插入三個點滴瓶頭上,
接著將點滴瓶橫擺,請學生觀察吸管中的水滴在何種液體下的前進速度最快,
在這次的示範中,可以明顯的看到紅蘿蔔在鹼性溶液下的活性最好,
產氧氣量很快,所以將水滴不斷往前推進,
不到五分鐘就可以看到結果,是個相當好的微型實驗,
學生來操作也相當容易,
不過紅蘿蔔內的酵素為什麼在鹼性溶液下的活性最好呢?
可以去查查看此外,這個實驗的操作,
要學生連結紅蘿蔔內的酵素是真的有在反應的,還真的是需要一些引導的技巧,
畢竟酵素摸不到、聞不到,學生還需要想像。。。
此外,酵素在反應過程中,會產生氣體。。。
學生在連結活性和產氧率中間的連結還需要老師的引導

這個微型實驗真的很簡單也很容易操作,
但老師們要先想想怎樣引導,才能夠帶著孩子做喔!!

劉新老師也示範了一個教學活動,
他用的材料是馬鈴薯,
總共四組操作
甲:只有雙氧水
乙:生馬鈴薯加雙氧水
丙:溫水加馬鈴薯加雙氧水
丁:煮熟馬鈴薯加雙氧水
劉新老師給了孩子一個學習單:雙氧水分解成氧氣和水的公式會先教導孩子
他要孩子觀察氣泡量的產生,
並用+號的多寡來表示請學生觀察記錄四個處理氧氣產生的差異
並去比較四個處理為何會導致氧氣產生的不同
之後,劉新老師還延伸了幾個問題問孩子
1.傷口滴雙氧水為何會冒出氣泡
2.為何我們用雙氧水來殺菌

這些問題其實可以讓學生連結酵素其實和生活是很密切相關的,
而且都是肉眼可見的,
但相同的問題仍然存在,
老師必須告訴學生不是馬鈴薯和雙氧水反應,
而是馬鈴薯上的酵素加速雙氧水分解出氧氣來。。。
這個部分我目前還想不出可以讓孩子理解的方法,
拋出來問問大家,或許可以好法可解

2011年10月9日

10/7探究教學融入課程工作坊~以血液循環教學為例


我還蠻喜歡這樣圍著一圈的感覺,感覺把新竹市的生物科老師距離拉近了些


在10/7探究課程融入課程工作坊中,我分享了一個血液循環的教案,在這一次的討論當中,現場的許多老師幫我釐清許多想法,這一次的呈現可說是野人獻曝哪!自己覺得這樣的點子很好,但整體的教學順序邏輯的部分,還是有許多要加強的部份,很感謝在場的每一位老師的建議,改進之後,很希望能更符合學生的需求。

這一次我想要顛覆以往的上課模式,以往我總是教完整個血液循環才帶孩子進實驗室,這次我希望學生可以先透過實際的觀察,進而能去學習有關血液循環的相關知識。

我想要連結POE的策略,我是這樣設計的:
P(預測):請預測在顯微鏡底下如何判斷動脈、靜脈、微血管,請在紙上寫出你們這組的想法,並說明如此預測的原因
O(觀察):寫出、畫出小魚尾鰭血管流動的狀態,並說出如何判斷動脈、靜脈、微血管
E(解釋):請學生就預測和觀察之間的一致或不一致寫出解釋。

但由於這一堂實驗課是血液循環的第一堂課,所以學生根本就不知道動脈、靜脈、微血管是什麼,所以沒有先備知識,其實學生很難寫出預測,若是要這樣上的話,必須讓孩子先對血管有概念,再來上這一堂實驗課會比較好。

此外,學生在透過顯微鏡觀察魚尾鰭,有許多時候是根本沒觀察到我們希望他們看到的部位,例如學生會去看魚尾的色素細胞、軟骨,所以常常結果是瞎子摸象,有看沒有看到重點,在工作坊之後,我想要將教學順序修改成這樣:

第一節課:觀察小魚尾鰭
第二節課:血液、血管
第三節課:心臟
第四節課:脈搏的測量
第五節課:血液循環
第六節課:物質、氣體交換及呼吸運動

------------------------------------------------------------------
第一節課:
我會在前一堂課預告孩子要記得帶相機來,並告訴他們必須要拍照,並將照片洗出來在照片上標示出與血液循環系統有關的構造,一組交一份給我。能在相片當中標示越多越好,若有時間,請錄製一小段影片來上台報告你們的觀察與發現。

我在當堂課,先投影出要孩子觀察的畫面,接下來請孩子觀察,最後剩下十分鐘,我會隨機抽每一組的其中一個號碼,並將我拍到的畫面投影出來後,請各組孩子上台來解說,說說他們針對血液循環系統構造的發現,前組講過的發現不能再講。

當堂課透過學生的眼睛,他們會看到一顆顆的東西、血液會流動、流向不同、有血管、流速不同。
---------------------------------------------------------

第二堂課:認識血管和血液
由於之前已經觀察過小魚尾鰭了,所以我這第二堂課要帶孩子認識血管和血液。
我會先告訴他們,心臟連接四大血管,和心臟相接的血管是很粗的,但血管是否一直那麼粗呢?一路分支。。。
放血液循環的影片,從影片中可看出血管一路分支,越來越細,並會到身體末端。
我會問孩子:你們從影片中觀察到血液循環有哪些特徵?
有進、有出心臟的血管,分別叫做不同的名字,他們就叫做動脈、靜脈。(帶出名詞)
在血管中,由流動的血球細胞,分別叫做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介紹三種血球細胞特徵。


-------------------------------------------------------------
第三堂課:心臟
可以讓孩子觀察心臟(豬心、雞心、模型)
或是看心臟的影片後來討論:心臟的位置、心臟的構造、心臟為什麼會搏動、心臟分的腔室、心臟的肌肉層厚度差異、接動脈、接靜脈

------------------------------------------------------------

第四堂課:血液循環
以往這堂課我都會教口訣:
左通全身右通肺
左出右進、右出左進。
今年我想要在教完血液循環之後,讓學生想想看血液循環的特徵,你發現到什麼,請各組上台說說他們的發現。最後我才帶出口訣。
在教這一部份,我會帶孩子紮實的看課本上心臟的圖,並試著去標示血液流向的箭號,最後才帶瓣膜的構造,讓孩子去理解瓣膜在血液循環中的重要性。
阿簡在工作坊有示範靜脈瓣的找法及快速美白的小活動,大家都覺得妙極了!!


大家紛紛舉手,想要快速美白


原來靜脈瓣可以觀察的到!太神了!!!


從第二次段考之後,我也想要來執行小組合作學習,我想就直接用段考成績來分組,每一組都有成績好也有成績較差的孩子,用異質分組的方式來執行,若在班上上課,也是將全班分成六大組。我的想法是,讓學習回歸學生自主,希望課堂上有更多孩子能夠發現、觀察的機會,這次我不帶驗證式的實驗了,我希望孩子能有更多的發現。

渾沌了兩天,我的思緒終於清晰了~~~

2011年10月4日

水中小生物觀察

去年,我們學校買了一盆蓮花
會買蓮花的原因是因為每年暑假辦理奈米營在講蓮葉校應時
總需要去清大摘採蓮葉來做實驗
大家覺得太麻煩了,就乾脆買了兩盆蓮花放在學校




以往,我們在觀察水中小生物時
總是去竹中或是對面的東山濕地採水樣
樣本還不賴,但今年我們就直接取蓮花中的水樣
蓮花盆裡頭有許多浮萍,連著浮萍一同取出,這就是我們簡單的水樣

今年的教學有些不一樣,
因為學生一個人可以使用一台顯微鏡
所以不需要再等待他人,每個人都有自己製作的玻片可以觀察
製作玻片有一些小秘訣,
因為初學者的觀察能力相對差一點,
若只取水,這樣沒有可以對照判別的基準物很難找到
所以我要孩子們取浮萍的根
浮萍的根有許多生物會附著在上面,
像是新月藻、鐘形蟲等等
浮萍的葉子最好都拿掉,因為在顯微鏡底下太黑面積太大了,所以只要留根部
因為浮萍的根很多條,所以我會請學生把根部梳理一下
接下來盡量取混濁、沈澱的雜質來滴一滴水
接著蓋上蓋玻片,就完成玻片的製作

此外,就是學生普遍來說看到東西在跑來跑去會非常興奮
這樣反而干擾到其他操作比較慢的孩子,
所以我會請孩子在放上玻片之後,先安靜的觀察十分鐘
即使看到了,也不要大喊,先慢慢觀察生物的特徵之後,
接下來對照記錄本上的圖片,看看自己是否能夠對照出名稱來
若不能對出名字也沒關係,只要能夠看到其實就是最大的收穫了
當同學靜下心來觀察,其實才能看到很多的小生物
再者,每次學生此起彼落的喊著老師!老師!
我到處遊走每一台顯微鏡其實也真的挺累的
此外,我也很想要沈靜下來觀察一下今天的水樣
所以,有個安靜的十分鐘大家來觀察是很棒的
我不斷強調一定要慢慢移動玻片。。。
慢慢看!一定會看到東西
有了這十分鐘,我發現大喊:我什麼都看不到的比例降低了
我接下來就是只幫忙不會調顯微鏡的學生
和肯定調到東西的孩子:好棒!好讚!好厲害!

今天有一個孩子看到劍水蚤
而且剛好那劍水蚤的活動力不高,
也因此我能夠看到這美麗的劍水蚤
上完他們班的課,我又回到辦公室去拿相機
想要拍下這美麗的小生物
因為接下來沒課了,所以我又待在實驗室一個小時
我發現這孩子做的玻片乍看之下沒有什麼生物
但慢慢移動後,發現小生物可真不少
在這一個寧靜的小時中
我觀察到好多好多微生物,也深深覺得這樣的安靜觀察是必要的
所以明年,我想要請學生在觀察水中小生物時學生帶相機來
一方面,相機的使用對於生物觀察記錄是很重要的
另一方面,拍下照片,可以和其他人說明自己觀察的物體到底是什麼
或許在上完課之後,我將彙整大家的照片記錄
隔天上課再播放給全班看
這樣大家對於一滴水中的小生物印象一定會更深刻


PS:有孩子上完課後問我:什麼時間可以來使用顯微鏡呢
因為上完實驗課他跟他爸爸說想要買一台顯微鏡
但他爸爸不肯。。。。所以他想要來學校使用
我說:很歡迎~~中午比較OK!!
我相信他今天看完水中小生物
一定又更加強想買一台顯微鏡了吧
因為我自己都很希望在辦公室裡和家裡各擺一台哪

劍水蚤
劍水蚤

水蚤
水蚤

疑似喇叭蟲
疑似喇叭蟲

新月藻
新月藻

水中的蟎類
水中的蟎類

鐘形蟲
鐘形蟲

鐘形蟲
鐘形蟲


這個是我錄下的影片,應該是喇叭蟲吧!!(不確定)


可愛的水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