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堂無脊椎課程,算是一個總結性課程。
在這一節課,我會將最容易搞混的圖片全部都整理好
讓學生好好去分別、判斷五大門的差異
所以水蛭、蜈蚣、馬陸、毛毛蟲、蛇、 海葵、孑孓、蚰蜒、海百合、陽遂足、水螅、海蜇皮的照片出現了。。。
這些生物有些有出現在課本上,但大部分都與課本上的圖片不一樣,
我要孩子從圖片來判斷各大門的差異,
各圖片隸屬於哪一個門,由何構造判斷?
此外,我還放了蚊子從蛹期變成成蟲的影片,
要孩子們判斷這是什麼生物?這是屬於完全變態還是不完全變態?為什麼
另外,雖然我從不用書商給的PPT
但這一回南一作的動物界的PPT有幾題是非題
可以讓學生思考一下,
我也一塊拉進來給孩子們討論
這一節課統合的概念加深了,
也就是各學完各門之後,如何運用所學的知識來判斷生物分屬何門?
討論到最後
孩子們可以清楚的辨別出環節動物沒有腳
節肢動物有分節的附肢
以往這兩門是最容易被搞混的,
而且,孩子常看到蜈蚣、馬陸就會認為是環節動物,
但其實放了張明確的圖片,讓孩子看到蜈蚣是有好多對步足的
且每一個步足是有分節的
毛毛蟲到底屬於哪一門?
孩子們過去會認為是軟體動物門或環節動物門
但在他們看過毛毛蟲的明顯分節步足後
他們會開始改變錯誤的觀念
甚至還有孩子會說,毛毛蟲就是昆蟲的小時候
所以當然是節肢動物。。
這樣的思考也是很棒的。。。
放海蜇皮照片時,
總是班上較低成就的孩子們可以回答出來那是海蜇皮
而且還知道就是水母身上的構造
這讓我發現高成就的孩子,
有些生活經驗還不似這些孩子豐富呢!
這樣的上課模式促使各組孩子透過討論
更瞭解各大門的差異
比起我過往SHOW了一大堆照片,直接告訴學生這是哪一門要有趣多了
因為孩子們是透過思考、比較、歸納整理才講出的答案和判斷依據
真要幫這些願意思考的孩子拍拍手!
明年再次使用時
我會給各組一塊小黑板
因為這一次在給各組討論時
大家太過踴躍
導致老師在點誰最快時常有失公平
若給各組小黑板
看過題目後經過小組討論寫出答案
而且我會規定每一題是由不同號碼來寫
這樣每組都可以有機會加到分
應該會讓上課秩序好很多!
這是我所用的投影片的連結
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EGBm_vFC2AfpTYBtPOXonOeAs3s_qCzlbKsjTMXLuIw/edi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