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5日

推動『海洋教育』的省思





掛滿鬼頭刀的尾鰭
顯示族人優異的捕魚技巧
達悟族的男人
懂得海,瞭解海,
但他們不因此想要征服海洋
相反的,他們敬畏海洋








今年教育部推動海洋教育,地處在新竹市的我們,也想要做些關於海洋教育的教學。

最早,我意識到自己對海洋的不熟悉,是因為讀到龍應台女士的文章,字裡行間提及到台灣這島國,因著台海關係緊張,斷送與海洋相處的能力,台灣的四面環海,人民卻一點也不瞭解海洋,過去,海防線蔓延著台灣島國的邊界,沙灘到處標示著『水深危險,禁止進入』的標語,我們,對海洋,是陌生的。

這半年來,因為推動海洋教育,自然科輔導團安排了一系列的讀書會與演講,從『台灣的海洋』、『黑潮三部曲』、『鯨生鯨世』到令人愛不釋手的『群』,不管是散文、科普文章、影片或是小說,逼著自己貼近海洋一些,我喜歡『群』裡頭將海洋和外太空比較,才發現我們對外太空的探測甚至多過海洋,可以見得,我們對海洋真的『不熟』。

六月份期末考那天,國教輔導團的期末報告大會邀請到廖鴻基先生來演講,有幸見到他的廬山真面目,並聆聽他的演講,在冗長無趣的團員大會中猶如一道甘霖,廖先生對海洋的浪漫情懷以及豐富的情感,觸動我的心。

如今,籌備將近半學期的外部參訪終於成行,選定『蘭嶼』,因為主任輔導員就只是單純想要『去蘭嶼』,但,當這地名出現在我面前時,想到能去拜訪熟悉的蘭嶼,我開心的笑了。

四天三夜的行程下來,我們紮實地看到達悟族人怎樣『永續』地經營他們的水芋田,傳統婦女郭月桂女士耐心地介紹我們認識達悟主食--各種品種的芋頭,她具有傳統達悟族婦女勤勞的美德,諾大的水芋田,她堅持不用殺草劑,不噴灑農藥,所以她每天都很勤勞的拔草,但面對到蚜蟲的肆虐,他似乎也無計可施,我想這應該可以結合一些生物防治的方法,幫助他們盡快改善水芋田的種植品質才好。但她也憂愁地告訴我們,水芋田種出的芋頭狀況一年不如一年,甚至連芋頭的『保存期限』都縮短了,因為一些族人使用殺草劑,讓上游的水受到污染,連帶著下游的水也受到污染,芋頭越長越不漂亮,我看到她眼底的憂愁,但也看到她心中堅毅的那一顆心。

而達悟族人抓魚的智慧也讓人嘖嘖稱奇,雖然他們就住在海旁邊,但他們對海絕非予取予求,堅守著飛魚季節捕魚,不抓小魚,不用大型補漁網趕盡殺絕,用身體的力量在海中與魚群奮鬥,不狡詐、不濫用手段,他們知道海洋是他們的寶庫,他們知道出海前要對海洋心存感謝。

達悟族人最讓我感動的一點便是他們的謙卑,對大自然的敬畏,許多的習俗、禁忌無非是要讓人知道尊敬大自然,所以,習俗並非不科學,反而是無形的制約人們去尊重自然。所以『人定勝天』嗎?這句話太過自大,人生活在自然之下,屬於生態的一部份,唯有謙遜,尊重自然,這生態的資源才不會耗盡。

原本是想要來蘭嶼中學學習海洋教育如何施行的,但是,暑假那有可能讓我們看到這樣『剛好』的課程?要是真觀摩到了,也太『假』了。

所以,我們學習到海洋教育的相關知識了嗎?
我們這些老師們真的知道怎樣推行海洋教育了嗎?

呵呵!答案當然是『不知道!』

海洋教育。。。。。。唉!說穿了,不過是教育部推行的口號罷了,海洋教育絕非是帶著孩子看看海洋的照片、講講海洋的故事、到海邊去檢撿垃圾、學習游泳、認識貝類、魚蝦罷了,海洋教育絕對不是『幾堂課』,告訴孩子們片面的知識,海洋教育是種生活方式,是種與海洋和平共處的生活智慧,這四個字就淺藏在達悟族人的生活小細節中,就埋伏在達悟族人每天的生活中,就隱晦在達悟老人口中的海洋故事中,若非與海洋這樣頻繁的接觸、與海洋這樣密切的關係,是不會瞭解海洋的。

我們新竹市的國中地處在都市,與海洋的接觸有一定距離,生活更是與海洋脫節,唯一的媒介是餐桌上的魚,但,海洋食物來的太過容易,人們早已失去對食物來源的感動、好奇與尊敬,老師們,自己更是如此,自己都不懂海洋,我們知道的只是書本上的知識,對海洋的經驗不足,空有對海洋的浪漫幻想,怎樣去實施『海洋教育』呢?

是扯教育部後腿嗎?是抱怨嗎?我想,唯有親身接觸了達悟族人,看到他們的生活態度與和平地對待海洋的方式之後,或許也會和我有些相同的感觸的!

4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有機會可以找一部紀錄片來看,叫做南方澳海洋記事,導演想要紀錄台灣的海洋文化,是部很不容易的片子,我是在學校圖書館看的。

我是胎盤老師 提到...

OK!台灣的紀錄片產出真的不容易,沒有宣傳經費,就只能讓心血躺在圖書館。
有機會一定要去找找看!

匿名 提到...

這樣的介紹很不賴喔!
上次去台東的海邊,試著「被浪衝」,才發現自己對海洋的恐懼和不熟悉...

請問這篇文章可以跟你邀稿嗎?轉載至MoCoView上去?

我是胎盤老師 提到...

to Jimmy
ok!沒問題